第99章 灾民潮
万卷经笥>历史>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99章 灾民潮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99章 灾民潮

作者:仗剑至天涯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2-08-18 01:45:24

第99章灾民潮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九十九章灾民潮

崇祯三年的大明,虽处在崩溃的边缘,然还远没到彻底崩溃的境遇,至少崇祯皇帝是这般认为的。

山陕的流寇势力,尚未席卷中原、湖广等地,更未攻陷大明中都,掘了老朱家的祖坟,动摇大明国本。

辽东的建虏八旗,尚未征服半岛,收编科尔沁等部,皇太极亦未登基称帝,创立鞑清之名,明满洲,立蒙古、汉军八旗。

大明财政、吏治等等,都没有堕落到最黑暗的时候,甚至边地军阀势力,还没有彻彻底底的定型……

“王伴伴,对武备院和西山火枪营,内帑再调拨一笔银子。”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伸手对王承恩说道:“西山那边,对国朝的未来,太过于重要了,绝不能叫他们所谋,有任何停滞之处。”

“喏!”

王承恩作揖应道。

自离宫出巡西山,崇祯皇帝的心情,就跟着好了不少,看着西山的诸多改变,叫崇祯皇帝看到了希望。

不管是武备院这边,还是所辖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亦或者西山火枪营,都在按照他的谋划前行。

大明从不缺少人才,却缺少慧眼识珠的伯乐。

若是能叫务实的良才,安排到合适的位置,给予他们绝对的支持,崇祯皇帝始终坚信,大明一定能变好的。

“皇爷…军机处大臣王洽,内阁首辅韩爌,求见!”

庞天寿匆匆走进东暖阁,向崇祯皇帝作揖道:“在真定、保定两府关隘一带,汇聚大批灾民,据两府所呈奏疏,入直灾民规模,或超三十万众。”

“宣!”

崇祯皇帝剑眉倒张,看向庞天寿沉声道。

这灾民潮,来的还真够快啊。

向陕西明发上谕,才多久时间,就有超三十万的灾民,汇聚到真定、保定两府治下。

看来山陕两地的某些人,必然是利用起此事,甚至驱散治下灾民、流民,大举朝北直隶逃难啊。

想起近些时日,自己在朝堂所做之事,杀了一批批贪官污吏,直觉告诉崇祯皇帝,事情肯定不简单。

“臣…王洽,拜见陛下!”

“臣…韩爌,拜见陛下!”

看着匆匆走进殿内的二人,向自己作揖行礼,崇祯皇帝双眼微眯起来,这次灾民潮一事,若处理不好的话,那先前所取得的优势,只怕会荡然无存。

“免礼吧。”

崇祯皇帝开口道。

“陛下,当前在真定、保定两府一带,聚集着众多山陕籍,逃难而来的灾民。”韩爌神情凝重,语气略显焦急道。

“若此事朝廷不能妥善处置,一旦盘踞在此的灾民,发生民乱,冲破真定、保定两府防线,恐引发北直隶大乱。

可若是放盘踞的灾民进直隶,仅治下八府的情况,恐无法收容诸多灾民。

且据真定、保定两地知府言,在山西境内,还有大批灾民,正朝北直隶方向逃难。”

“陛下…此事国朝必须从快决断。”

王洽紧随其后道:“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若处置不当的话,都将会给朝廷带来被动,甚至动摇国本。

臣斗胆,请陛下降旨,将逃难聚集的灾民,就近安置到山西治下,并着户部调拨赈灾钱粮。

另内帑因拨发部分钱粮,力保此次灾民潮,能稳定下来。”

当初崇祯皇帝叫军机处,明发上谕,来上什么,山陕没粮,直隶有,皇帝特命灾民进直隶!

王洽的心里,就想到会有今日。

且随同明发的上谕,所做的诸多调整,对山陕两地的官员,甚至宗藩、官绅等群体,有着诸多的苛待。

这叫王洽不由得联想到,当前真定、保定两府治下,所形成的态势,必然跟山陕两地的地方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才多长时间啊,就有超三十万众的灾民潮,不顾一切的跑到北直隶来,这事儿透着蹊跷啊。

“就近安置到山西治下,是不行的。”

崇祯皇帝想了想,开口说道:“若是朕这样做,那先前所下口谕,就会沦为笑柄,叫国朝失去威仪。

再者言山西治下各府,当前还有要务要做,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因为灾民潮的事情,就叫审查事停下来。

这些山陕籍的灾民,既然相信朕的口谕,愿意背井离乡的逃难到北直隶,那朕就不能伤了他们的心。

先前国朝伤他们的心,伤的已然是太多太多了。”

或许这次骤现的灾民潮,处处透着蹊跷。

然在崇祯皇帝的眼里,若是这批逃难的灾民潮,自己能妥善安置好,那对之后全面掌控北直隶,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且安置三十万灾民,就代表山陕两地,少了三十万被流寇裹挟的流贼。

以此类推,四十万,五十万……

尽管说压力很大,挑战很严峻,可这并未影响崇祯皇帝的决断。

“陛下,您要三思啊!”

韩爌作揖行礼道:“这么多的灾民,涌进北直隶治下,定会给京畿的秩序,甚至粮价、布价等,造成极大的冲击。

若朝廷没有妥善处置好这次事件,一旦闹出风波出来,那京畿必然大乱,这无疑会动摇大明的国本。

且对朝廷而言,规模这么多的灾民潮,难保会潜藏有肆虐地方的流贼,一旦说……”

“韩卿,难道遇到问题,要想到的不应该是如何妥善解决,相反却是当甩手掌柜吗?”

崇祯皇帝皱眉道:“这些都是朕的子民,是大明的子民,即便你说的那些,的的确确都真实存在。

难道就可以不管了?

难道依着王卿之见,就近安置到山西治下,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了吗?

山西有着怎样的问题,两位卿家的心里,不会不清楚吧?

只怕前脚划拨的赈灾钱粮,押送到山西之下,后脚就会被没揪出来的贪官污吏,给暗中截留了。

此事无需内阁和军机处负责,朕亲自委派大臣,主持灾民入直赈灾事,一应耗费由内帑拨发。”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崇祯皇帝就不会坐视不管,或干脆当起缩头乌龟,如此的话,还不如直接摆烂算了。加入书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