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请永废矿税
万卷经笥>历史>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53章 请永废矿税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53章 请永废矿税

作者:仗剑至天涯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2-09-12 05:35:32

第153章请永废矿税

特设理藩院一事,特别是夺了有司发放宗禄职权,关键是理藩院尚书一职,是承袭英国公爵的张之极出任。这对朝中文官的刺激,不可谓是不大啊。在这短短半年多的光景,大明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地方上,接踵不断。特别是朝堂之上,一位不听规谏的皇帝,乾纲独断所做出的事情,对那些守旧的文官来讲,是无法接受的,是内心感到惶恐的。皇权和臣权的交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皇爷…出事了。”王承恩捧着一摞奏疏,快步走进东暖阁,眉宇间略带慌张,作揖道:“内阁韩爌、周道登、何如宠、钱象坤,军机处王洽,户部左侍郎……”本伏桉忙碌的崇祯皇帝,放下手中朱笔,冷峻的眼眸,看向王承恩,那脸色难看到了极致。“这是商量好的,集体请辞,来胁迫朕啊。”崇祯皇帝冷冷道:“去,把韩爌他们几人,给朕叫来,还有那王洽,朕倒是想要看看,他们要干什么!”“喏!”王承恩忙作揖应道。在大明的官场中,常有主动上疏请辞之举,有真心的,有邀望的,不管是哪一种,对大明天子,都会根据实际考虑,或恩准,或驳斥。像天启朝的方从哲、叶向高,先后担任过内阁首辅,便做过这样的举动。不过前者是被东林党算计,利用红丸桉,在朝发动弹劾攻势,要倒掉方从哲这位浙党巨擘。后者是被纷杂朝局所累,在激烈党争之下,采取类似绥靖那般的态度,史无前例的先后递数十道请辞奏疏,直到天启四年才被恩准。那一年,恰恰是阉党势起之时。‘果然是这样,朕就知道朝中那帮文官,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崇祯皇帝神情冷厉,看着那堆请辞奏疏,心里暗怒。‘这般多的高官集体请辞,要说没有事先商量,要说没有自发行为,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什么党争啊。这分明就是皇权和臣权的碰撞。大明天子,老实当文官想要的吉祥物,那他们彼此间,才会放心党争,争取各自的利益。可是一旦没了这个前提,那他们又会自发的团结起来,不,不应该算是团结,应该是各自的天性!’大明虽然不像赵宋那般,喊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但却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实。一方面不喜朝中党争,坏掉吏治风气,一方面又离不开读书人,这种较为被动的局面,算是叫崇祯皇帝第一次领教到了。为做好自己谋划的事情,在给内阁戴上紧箍,行责任制和追责制,又明确任期后,崇祯皇帝是逐步给内阁放权了。只要不涉及钱粮的事宜,不涉及晋升的要务,一般内阁票拟的意见,崇祯皇帝看过以后,都会叫司礼监批红。只是崇祯皇帝没有想到,这次朝中的文官啊,竟然会给自己玩这一套,集体请辞?“这是玩不起了啊。”崇祯皇帝冷笑道:“看来最近这些时日,出手频繁了些,从杀一些勋戚,到国贼录,再到直隶巡抚,赈灾公署,包括这理藩院。叫朝中的文官群体,接受不了了啊。不过越是这样一种反应,越代表朕所走的路,是对的,现在还不是彻底翻脸的时候,不然朝廷停摆了,必然会引起地方的停摆。那…就不好玩了。”做这个皇帝宝座越久,崇祯皇帝就越能体会到,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什么叫做孤家寡人。像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这样务实肯干的贤臣良臣,终究是少数的,纵使是他们,在私底下也会抉择,也会犹豫。大明,不是真空的。文官群体所处的环境,是人情世故,是利益往来啊!天地君亲师。除了前三者外,后两者亦是很厉害的啊。韩爌、周道登、何如宠、钱象坤、王洽几人,走进这东暖阁,一个个神情复杂,向神情冷然的天子,作揖行礼道:“臣等拜见陛下!”崇祯皇帝不言,平静的看着韩爌他们。他心里也清楚,也许韩爌他们的请辞,并非是出于本心,奈何所处的江湖,使得他们不得不出此下策。彼时的东暖阁内,陷入到沉寂之下。一旁候着的王承恩,低着脑地,静静站在原地,似这样一种情况,他先前还从没有碰到过。“时下正值国朝艰巨之际,辽东的建虏,山陕的流贼和民乱,山西官场的**,直隶、山东的灾情,再加上一个白莲余孽。”崇祯皇帝剑眉倒张,看着韩爌他们,澹然道:“朕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举,还是弑杀的暴君,叫你们一个个这般胁迫朕?朕是逼着你们,做了什么事情?还是说朕为应对多变的时局,为保大明江山永固,而特设起几个衙署,就叫朝中某些大臣,一个个被刺激到了?他们不知情,你们难道还不知情吗?朕现在最烦听到的,就是祖制礼法,有明以来,太祖高皇帝,成祖皇帝,他们老人家,在御极天下时,可曾遇到过朕遇到的难处和境遇?”韩爌、王洽他们,一个个神情复杂起来,心里生出各异的想法,对于此次的请辞,并非是他们的本意。实在是人在江湖飘,哪有…不对…是迫不得已啊。从特设直隶巡抚时,朝中的一些舆情,就不好了,可紧随其后,短短十数日间,又是赈灾公署,又是理藩院的。这就算是叫朝中文官自我催眠,那都催眠不过来啊。当今天子对待时局的拿捏,出招的刁钻,叫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找相应的借口,来反对,来规谏。这还玩个屁啊。“臣…恳请陛下,永废矿税!”韩爌彼时走上前,不提理藩院,不提赈灾公署,作揖行礼道:“眼下国朝局势混沌,然国库却想叫先前,充盈不少,若陛下不允臣之请辞,还请陛下恩准臣之规谏。”“臣附议!”“臣附议!”东暖阁内,所站的这帮阁臣、枢辅,一个个神情复杂,但最后都纷纷站出,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