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京都之怒,0官争议,江宁郡平乱,龙颜大悦
万卷经笥>武侠>大夏文圣>第65章 京都之怒,0官争议,江宁郡平乱,龙颜大悦

国公府内。 顾千舟满脸的郁闷,顾家虽然家大业大,可也架不住顾锦年这般闹腾啊。 杀儒囚文,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而且一口气得罪三千读书人。 这三千读书人背后牵扯的势力又有多少? 顾家没必要得罪这么多人啊。 “老爷子,您宠锦年,孩儿知道,但您也不能这般宠溺他啊,这事是有人在背后使坏,可锦年也做的太激进了,点到为止是最好的,双方都没有任何损失。” “如若您再这么掺和进来,以后只怕锦年更加无法无天,而且顾家便会树立无穷无尽的敌人,孩儿在的时候,可以照顾锦年一二,可锦年终究要成为顾家的家主,得罪这么多人。” “这又是为何呢?” 顾千舟有些关心急切,虽然这帮人找顾锦年麻烦有错在先,他也恨。 可做事不能这样做事,做的太绝了,一口气得罪三千读书人,真要往死里得罪了,老爷子在的时候还好,他在的时候也还好。 可当他们不在的时候怎么办? 你把人家送进大牢,更是以谋反之罪为名,要是陛下彻查起来,别说什么法不责众,肯定是有污点在身,耽误了人家以后的前途。 这就是死仇。 未来不找回场子,谁咽的下这口气。 所以他认为,现在点到为止,由自己出面,上下打点一番,倒也不是低声下气,直接放人,再去六部一趟,把事情解释清楚,差不多就得了。 事解决了,除了三十个死有余辜之人,其余都没有任何损失,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就是顾千舟的想法。 只是听着顾千舟罗里吧嗦,顾老爷子目光不由充满着没好气。 “愚蠢。” “我本以为你应该知晓点事,没想到你入了这官场,别的没有学会,净学了些人情世故。” “你还是不是老子的种?” 顾老爷子骂了一句,训斥顾千舟。 听到这话,顾千舟低着头不语,但他面色不改,依旧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蠢。” “你难道就看不出来,锦年是故意这样做的?” “你就没有看出锦年到底想要做什么吗?” “你真以为锦年只是为了出一口恶气?” 到了这一刻,顾老爷子实在是有些气了,不为别的,而是这个被自己寄以厚望的长子,居然如此愚蠢,还不如自己的孙儿。 不,不是还不如,是完全不如啊。 “锦年的意思?” 这下子顾千舟真有些懵了,不明白这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意思。 顾千舟神色疑惑,看向老爷子,他不觉得这有什么计谋,反而觉得是自己老爷子为了偏袒顾锦年才这样吧? “唉。” “整个京都,突然之间,聚集三千读书人,找锦年麻烦,这件事情可大可小。” “锦年性子虽然有些冲动,可能写出千古文章之人,又岂是不识时务者?” “你真当锦年不知道得罪这三千人的后果是什么吗?” “他知道,而且比你更清楚,但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你就真的想不到吗?” 顾老爷子压着声音开口,目光冰冷。 而刹那间,顾千舟愣住了。 随后,他脑海当中浮现一个可能性,紧接着看向自己的父亲,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爹,您的意思是说,锦年得罪这么多势力,是故意为之的?” “他想要行孤臣之路?” 顾千舟恍然大悟,但还是不敢确定,而是看向自己父亲。 顾老爷子望着门外,眼神平静,同时点了点头道。 “锦年已经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你看来,他是莽撞冲动,一时之怒,胡作为非。” “可他要的就是这个反应,整个京都,甚至六部百官都认为他在胡作为非。” “因为没有人愿意得罪这么多读书人,可锦年做了。” “他这般做法,就是要站在这帮世家阀门,文臣百官对面,只有这样,陛下才会对他安心,只有这样,未来的皇帝也会对他安心。” “他未入官场,却已东西官道最为核心之事。” “瞧瞧你,再瞧瞧我这个孙儿,简直是云泥之别。” “你还在这里东嚷嚷西嚷嚷。” 顾老爷子几乎是一瞬间洞悉了顾锦年所有想法。 顾锦年摆明了就是想要将事闹大来。 为什么要闹大? 理由很简单,站在权贵的对立面,得罪了权贵是什么下场?肯定是处处被针对处处被打压。 如果是一个平民百姓,没有任何势力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除非此人有惊天之才华。 但如果本身就是权贵呢?那就不一样了,你得罪了这么多势力,但只要不得罪真正的大势力就没有任何问题。 一个王朝最大的势力是谁? 是皇帝。 是圣上。 顾锦年这样做,文武百官可能都不喜,但那又如何?皇帝器重就行。 甚至皇帝极其乐意看到这一幕,因为这代表着你无法和对方和解,你只能借助皇帝的权势,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 皇帝最讨厌的不是一个官员,而是一个官员集团。 可如果你是一个人,那么皇帝可能会考虑拉你成为自己的心腹,如果你跟其他人有大仇的话,那成为心腹的概率就更大。 就好比当今的夜衣侯,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顾家太大了。 无论永盛大帝是怎么想的,顾家都必须要重视一个问题。 功高震主。 即便永盛大帝是千古一帝,有无与伦比的胸襟,也有绝对的手段。 可架不住下一任皇帝小心眼啊? 永盛大帝能压制住顾家,可下一任皇帝能否压制住顾家吗? 现在的永盛大帝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可他晚年的时候就会思考这个问题。 顾老爷子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可现在,顾锦年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方法也很简单,与大夏所有势力为敌。 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一切问题便游刃而解,只要顾家没有真正的谋反之心。 那么顾家三代都不会倒台。 这一刻,顾千舟是真正的沉默,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城府竟然深到这个程度。 这简直是将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中啊。 “孤臣之道,即便是权贵,也极其艰难,锦年这般做又是何苦?” 最终顾千舟叹了口气。 他明白顾锦年的心意了,可身为父亲还是有些不忍,不希望自己儿子走这条路。 这条路注定要与满朝文武,与整个大夏权贵争斗,每一步都无比艰辛。 这没有必要。 “千舟,你想错了。” “锦年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与你不同,与顾家所有人都不同。” “但像极了老夫年轻时。” “不过锦年这般,也的确有些莽撞,他可以这样做,只是有些人不需要得罪。” “你去查一查,被扣押的读书人中,有没有那些国公王侯家的,若有的话,让他们父辈来见一见老夫,敲打敲打,再放过他们。” 对比顾千舟的想法,顾老爷子并不以为然。 得罪了就得罪了。 就如同战争一般,两军交战,往往输的一方,总是有所顾虑,唯独一往无前,才可争得一线生机。 “好。” 顾千舟点了点头,至于心中的担忧,也少了一半。 毕竟知道自己儿子是有目的,他反而不会太过于焦急,就怕自己儿子一时恼怒犯下大错。 而与此同时。 皇宫外。 百官聚集。 顾锦年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这帮文官怎可能善罢甘休。 只是他们在宫外已经等候一个时辰了,可皇帝就是不见。 “诸位大人,陛下正在休养,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必须要等到下次朝会。” “四日后,朝会就要开了,还望诸位大人不要为难小人啊。” 一名太监开口,他也是有苦说不出,百官在外面叫喊着,皇帝又不愿意见他们。 他夹在中间实在是没脾气。 而且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出来回答了。 不见,不见,就是不见。 得到这个答复,百官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而此时,刑部尚书的声音不由响起。 “走,我们去找宰相,总不可能让顾锦年胡作为非吧?” “杀儒囚文,大夏王朝都未曾出现过这般事情,顾锦年当真是胆大妄为。” “仅仅只是因为口头冲突,杀儒囚文,今日他顾锦年还是个学生,明日若是他入朝为官,岂不是要将我等全部诛杀?” “小小冲突,便直接杀人,有没有将刑罚放在眼里,这大夏是他顾家的吗?” 百官怒斥。 不少官员是真的愤怒了,尤其是刑部官员,顾锦年今日所作所为,就是在践踏刑部。 发生了任何事情,刑部可以来调解,刑部可以出来解决。 哦,你说杀人就杀人,你说扣押就扣押。 我刑部干什么的? 吃干饭的吗? 这就是典型的目无王法。 这如何不让刑部官员集体暴怒? 如此,部分官员直奔相府,商议结果。 而一部分人,却又自己聚集,去商谈此事。 但不管如何,整个京都因为此事的的确确沸腾了。 更多的读书人开始怒斥顾锦年所作所为,更是有不少人在扭曲事实,编造谣言。 什么这些读书人去大夏书院,态度极好,客客气气,就是想问一问顾锦年献的是什么策,可谁知道顾锦年恼怒不堪,怒斥他们。 有些人只是猜测顾锦年勾结官商,结果就被当场诛杀,更是拿出金令说自己舅舅乃是当朝圣上,谁敢造次。 这种言论,可以说完美深入人心,再编造下去,完全可以出书了。 顾锦年的形象,也瞬间变成了那种目无王法,草菅人命的纨绔权贵,妥妥大反派。 不过整个京都更沸腾的还是那些权贵世家。 这三千多人里面,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后人,得知自己儿子被抓,一个个跑去求爹爹告奶奶,不管如何先把人捞回来再说。 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毕竟悬灯司已经插手此事,一但让悬灯司插手进来,人就算出来了,估计也得没半条命啊。 所以整个京都形成了两股风。 一股是在谩骂顾锦年。 一股是在找关系捞人。 而大夏书院内。 一处庭院,王富贵等人全部聚集在此,看着顾锦年神色当中充满着异样,心情很复杂。 反倒是顾锦年,坐在一旁,还有兴趣煮茶喝。 “锦年叔。” “你刚才那样子简直是太帅了。” 不过这帮人当中,李基表现最为激动,毕竟顾锦年训斥三千读书人。 在少年眼中,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李基。” “给叔叔好好记住。” “若是以后有朝一日,你当真登基了,一定要死死防备这帮读书人。” “可千万别被这帮读书人给骗了,天底下最靠不住的就是这些人,一个个自诩为国为民,实际上都是一群酸秀才。” “知道没?” 顾锦年看着李基,认真教导。 只是这话一说,有些人还是略微沉默。 好家伙,教什么不好教这个?李基是太孙,是大夏以后的皇帝,你给他灌输这个想法,那岂不是坑死读书人? “咳咳,顾兄说话还是有些严重,太孙殿下理解。” 江叶舟连忙开口,这话可不兴说,回头传了出去,指不定又要被扣上一顶什么帽子。 “没,我觉得锦年叔说的很有道理。” 然而李基不以为然,反倒是觉得顾锦年说的没错。 “没什么严重不严重。” “这是事实,大侄子,自古以来史书都是由这帮文官所写。” “你顺了他们的意思,他们就给你写好点,你不顺他们的意思,他们就把你写成昏君。” “无论是你还是叔叔我,如果不想任人鱼肉,委曲求全,那么索性就从一开始就跟他们干。” “要么开始就委曲求全,他们说什么,我们照做,要么开始就跟他们闹着来。” “李基,叔问你,你想不想以后都被这帮人管着?哪怕有朝一日你当了皇帝,就因为多花了一两银子,说错了一句话,就被这群人盯着揪着骂着?” 顾锦年还真不是生气,而是用最简单的东西给李基洗脑。 “不想。” 李基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而顾锦年很满意。 “那你就记住,别给这帮人脸,你给他脸越多,他就越嚣张,反正横竖都被骂,不如就恶心死他们,学学太祖怎么做的,管你文官不文官,敢啰嗦直接砍了。” “骨头再硬,硬的过铡刀?” 顾锦年认真说道。 李基也将这句话牢牢记住。 您还别说,自己爷爷现在不就是这样的,明明手握大权,明明做了这么多好事,还被所有官员这骂那骂,有时候一个人气的跳脚。 再仔细琢磨琢磨顾锦年这话。 是啊,反正终究是落不得一个好名,那不如就跟他们对着干。 同样都是权贵,都是头一回当人,凭什么得让着你啊? “锦年兄,真别说了,这话说不得啊。” “顾兄,别说了,别说了。” 王富贵与江叶舟连连开口,这话越说越过分,也越说越恐怖。 面对两人的劝说。 顾锦年倒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反正这个梁子他是结了,而且顾锦年也是有目的的。 这件事情就是做给皇帝看的。 打败谣言的唯一办法是什么?就是杀。 杀到没有人再敢散播谣言。 不给点教训真当他顾锦年是吃干饭的? 至于得罪人? 得罪不就得罪?自己又不是靠这帮人上位的,自己靠的是顾家,靠的是才华。 而且经过这些日子的思考。 顾锦年心里也清楚,自己若是入仕,就必须要走孤臣之道。 绝对不能拉帮结派,不然的话,不就等着自己舅舅削自己? 自己舅舅雄才伟略,无惧顾家,但后代能不能镇压住顾家,还真说不准,对于皇权来说,这种不安分的因素,就应当抹除。 狠是狠了点,无情也是无情了点。 可问题是,当皇帝的要是不狠,能坐稳位置吗? 答案是不能。 “悬灯司有那么恐怖吗?” “之前听锦年哥说悬灯司,那帮读书人一个个脸色都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也就在此时,赵思青的声音响起。 她美眸中满是好奇,同时也是岔开话题。 免得顾锦年围绕这个做文章,被有心之人听到,传出去也不太好。 此话一说。 王富贵不由苦笑道。 “大夏最恐怖的就是悬灯司,活人进去,活死人出来,基本上就没有人能在悬灯司讨到好处,赵姑娘,您说可怕不可怕?” 王富贵出声,他没去过悬灯司,但稍稍知道悬灯司的情况。 此话一说,赵思青依旧满是好奇。 而苏怀玉的声音随之响起。 “悬灯司内有四十八套酷刑,针对四十八种不同的人。” “其中有一种酷刑叫做牙刑。” “用真气打断满口牙齿,但不会全部打碎,而是打断一半,而后用铁针钻入牙中。” “只需要轻轻一顶,犯人便会痛到双目爆裂,苦叫不堪。” 苏怀玉很认真的科普。 众人一听这话,脸色微微有些变,虽然他们没有遭遇过这种痛苦,看听起来就感觉有些渗人。 “这还仅仅只是开胃菜,还有一种酷刑,名为足罚,让你站在烧红的铜铁上,你足下会瞬间起水泡,用竹签撕裂开来,涂抹各种脏污之物。” “使其发脓肿胀,而后再敷上草药,用药布包扎,等待三日后,药布与血肉黏在一起,再强行撕裂,药布之上会扯着血肉。” “这个时候给你准备藏红药浴,将你双足浸泡在内,一瞬间你会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而且一般来说,双手手掌也会一同炮制。” 苏怀玉说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刑罚。 刹那间,众人彻底能理解悬灯司为什么这么恐怖了。 这简直是虐待啊。 伤口破裂还泡藏红药浴,藏红这玩意是既是辅材,也是药物,味道辛辣,光闻一下便无比刺鼻。 这玩意泡水,别说泡在伤口上,就算是滴两滴常人都受不了。 “其实这个根本算不了什么,最可怕的是虫刑,给你服用一种汤药,让你浑身软绵无力,再把你丢进一个水缸之中,里面全是蛇虫,不过都被拔了牙。” “这水缸里放有特制药物,以致于这些蛇虫痛苦不堪,就必须要找地方钻,一般来说.......” 苏怀玉继续科普。 只不过说到这里,顾锦年都受不了了,连忙摆手道。 “别说了,别说了。” 倒不是做作,纯粹就是心理上受不了,前面两个还好,后面就纯粹有些恶心人了。 其余人也是如此。 光听头皮都发麻,何况亲身体验。 李基脸色就有些发白,他小小年纪,更受不了这种东西啊。 “顾兄,要不这件事情点到为止吧,若是让那些读书人受这种刑罚,就算活着出来,也差不多成了废人,到时候真要得罪不少人啊。” 江叶舟开口,还是想为那帮读书人求求情。 “不。” “悬灯司刑罚虽多,可对付那些读书人,我六叔有分寸的,无非就是抽打他们一顿,闹不大的。” “眼下不给他们一个教训,今日之事,明日还会再显。” “行了,我先回去休息了,今日多谢诸位帮忙,这份恩情,顾某铭记于心。” 顾锦年起身。 没有心慈手软。 望着离开的顾锦年,众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终叹了口气,也没有多说什么了。 如此。 时间也缓缓流逝。 整个大夏王朝,京都与江宁府都无比热闹。 相比京都的热闹,江宁府的热闹只是个形容词罢了。 自从粮价涨到二百六十两后,江宁府就跟疯了一般。 价格一日比一个日。 上午还是三百两一石,过了一个时辰,就三百二十两了。 到了晚上更是四百两一石。 如此离谱浮夸的价格,导致不少米商是彻彻底底懵了。 他们发财归发财,可也知道价格不能太离谱,不然的话真当朝廷不会秋后算账? 可问题是,一开始还好,卖就卖吧,总有一些亡命之徒,不怕死的家伙。 只是这些人居然卖了两天。 两天也就算了,价格一直再疯狂飙升,而且只要出货,就有人买货。 甚至有个小机灵鬼,跑去他们那里排队,直接把所有粮米全部买走,然后转手拿出去卖,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干净了。 一百两白银一石买来。 三百多两卖走,一来一回也就是两个时辰的时间,净利润就高达两千两银子。 主要还是因为几个大米商再控制数量,不允许他们一口气卖太多,要给朝廷营造一种自己也没米的错觉。 以后真算起账来,还可以扯皮。 这下子这帮商人坐不住了。 我卖一百两,人家都卖到四五百两银子一石了。 而且这帮人粮食也不少,想怎么卖怎么卖,他们还要受限制,一天只能卖多少。 虽然也能赚钱。 可凭良心说,做商人最讨厌什么事? 不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赚钱吗? 还他娘的是同行? 于是乎一群粮商去查,结果发现好家伙居然是外乡人,抄小道过来卖米。 怪不得这么不守规矩。 而且这帮外乡人更狠,派人过去交涉,直接就是一句话,我卖完就走,你管的着吗? 一句话堵死所有人。 就算去搞破坏,说他的米有问题,也没有半点用啊。 现在是什么年头了?江宁郡发洪水,银子虽然不多,可最起码换米还能吃口饭吧? 谁他娘的在乎有没有问题。 再说了,你们卖的米就没问题?渗沙子,拿陈米,你们就干净嘛? 您还别说,还真没说错。 也就是因为这事,大大小小一些米商既是牙疼也是眼酸。 不仅仅如此,前两天还好,到了今天这种不守规矩的米商更多了,都是从四面八方过来的,价格一个比一个高。 这回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饿死胆小,撑死胆大,上头稳坐钓鱼台,可下面人熬不住啊。 主要是看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于是乎,什么禁令不禁令,什么规矩不规矩,先把银子赚了再说。 如此,所有米商几乎不约而同的涨价,而且越来越离谱。 仅仅只是两天时间,价格已经暴涨到六百两银子一石了,这种天价,导致百姓也彻底傻了。 六百两银子一石,谁买?谁会买? 之前六十两一石,一百二十两一石,为了活命,咬咬牙也就算了。 可现在六百两一石,鬼才买。 但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有人买,而且大量人买。 结果一出,所有米商简直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六百两一石都有人买,这他娘的简直是离谱。 可喜的是,百倍利润,一石米百倍利润啊。 都别说其他的,只要卖出一万石,就能赚五百多万两银子啊。 江宁府所有米商都疯掉了,各种谣言四起。 无论米商头头怎么说,怎么严令,都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这利润太过于恐怖。 有人已经察觉到问题,这其中有很大的猫腻。 可问题是,大部分商人已经彻底被这巨大的利润给吸引到了。 并且消息也早就传开四周郡府。 早在七八天前就有人高瞻远瞩,知道现在卖米能赚钱,所以早就来了,结果来了以后,不到一个时辰,带来一百多石粮食全部卖光。 价格也不贵,二十两一石,对比江宁府内的价格来说,这些真正的外乡人还真不敢赚太多,一是良心过不去,二是也不知道消息。 等知道以后,说懊悔也有,说难受也有,但第一时间是什么,赶紧回县里继续运米来啊。 这趟回来,就算辛苦一点,大不了卖六十两一石,只要卖的比江宁府便宜。 那就血赚。 而这些返乡人的行为举止,也瞬间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跑一趟赚几百两银子,等于寻常人两三年的工钱,而且运的多赚得多,各地的府,县,乡彻底沸腾了。 于是乎,米价狂涨的第三天。 整个江宁府外,密密麻麻全是人,不过这回不是难民了,而是从四面八方过来卖粮的。 一个个三天三夜就睡了三四个时辰,用最快速度,抄最近的小道,跑过来卖米。 当得知府内米价涨到六百两七百两一石后,这些人也兴奋狂欢了。 心想着六百两太狠了,我三百两不过分吧? 但也有少部分人凭着良心,算上来回路费等等,十两银子一石出售。 这种人赢得难民感激。 而大部分人待价而沽,坐在府外,由官兵保护,摆出四五百两一石的价格,只比府内便宜一点点,然后开始做美梦。 只可惜的是。 四五百两一石,根本就没人买,之前一百二十两一石,一群人凑一凑,勉强能凑出一些,购买几石大家分一分,差不多就得了。 四五百两一石,不是他们不想活命,而是没钱买。 买不起。 除了快死的人,根本卖不动。 也就在此时。 江宁府内。 顾宁涯坐在一处酒楼,面前三个男子激动无比道。 “大人,周围数百条小道上,全是过来卖米的外乡人,每条道路都拥堵不堪,运输粮米,光是一条小道上,运米之数,恐怕至少有几十万万石啊。” “大人,属下打探清楚,周围诸多府县百姓,已经提前割麦,都朝着江宁府来了。” “大人,此次已经购买一万五千石粮米,全部运入官仓之中。” 三人开口,告知一个个好消息。 “好。” “现在把所有人全部撤走,再去告知郡守大人,可以开仓放粮了。” “还有,通知夜衣侯,龙舟可以亮相了。” 得知消息,顾宁涯大喜,立刻开口,吩咐下去。 “敬遵大人之令。” 三人没有废话,直接动身。 很快。 江宁郡郡府内。 得知可以开仓放粮后,张旸有些惊讶。 随后再得知江宁府外,涌入大量外乡卖米之人后,这一刻张旸彻底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好。” “好。” “好。” “居然是这个计谋,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 张旸彻底想明白陛下到底要做什么了。 不是杀商,而是以人心攻人心啊。 这一招,妙,妙,妙。 “快,传本官之令,开仓放粮,再去通知城外所有百姓,朝廷运粮已到,每日三餐,所有难民无须再购粮米。” “再去通知下面的人,粮价高于六两以上,封禁店铺,记录再册。” 张扬激动无比,他彻底想明白了。 这几日他愁到白发丛生,可想明白陛下的意思后,他欣喜若狂啊。 一瞬间。 江宁府内,一道道敲锣打鼓之声响起。 “粮来了,粮来了,朝廷运粮来了,郡守有令,开仓放粮,所有难民可去府城四门,领取救灾粮,每人每日三餐,无须购粮。” 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江宁府的官兵也极其兴奋,这些日子他们见到太多冷暖,也在为难民发愁。 如今开仓放粮,他们自然兴奋。 而四门城外,也响起如雷一般的声音。 “粮食来了,粮食来了,朝廷运粮来了,郡守有令,开仓放粮,大家不用担心没粮了,朝廷运来的粮食足够吃上三个月。” “大家快去赈灾地,每日可领三餐,保证人人有饭吃,不会再有人饿死了,不会再有人饿死了。” 一群官兵冲了出去,他们敲打着铜锣,喜极而泣,一个个在难民堆中狂奔,将这个喜讯告诉大家。 下一刻。 无数难民愣住了。 他们愣在原地。 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你说的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真的有粮来了吗?有粮来了吗?” “朝廷真的送粮来了吗?” 一道道声音响起,所有难民都期待着这一日,都渴望着这一日。 如今听到了,他们反而有些不敢相信,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一遍遍的询问。 “没有骗你们,没有骗你们,真的,粮食来了,粮食来了,大家不会被饿死了,你们不会饿了。” 官兵哭着喊道,因为冲出难民之地,他看到了一具具尸体,忍不住哭。 也就在这时。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天穹之上,一艘艘龙舟出现,每一艘龙舟如同巨兽一般,在天穹划过。 数千精锐站在龙舟之上,一个个宛若天神一般。 “吾乃夜衣侯,奉陛下旨意,前来送粮,开城门。” 夜衣侯之声响彻整个江宁府上下。 十三艘龙舟,如同十三头巨兽,在天穹划过,给予无数人生的希望。 “有粮了,真的来粮了,朝廷送粮了。” “哈哈哈哈,不会有人饿死了,不会有人饿死了。” “圣上英明,皇帝英明,朝廷万岁,陛下万岁,大夏万岁啊。” “大夏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之间,百万难民狂喜不已,所有难民几乎全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们熬了这么久,没想到终于等到了粮食运来。 他们几乎都已经绝望了。 然而在最绝望之时,看到了希望,这如何不让人喜极而泣啊。 但依旧有些人,抱着自己已经死去的亲人,指着天穹上的龙舟,哭泣大喊。 “爹,你看看,朝廷运粮来了,爹,你醒一醒啊,你睁开眼睛啊,咱们有救了,咱们不会饿死了。” “娘子,娘子,你看,粮食来了,粮食来了,你为什么不多坚持坚持啊。” 哭泣声不知为何,有一些伤感。 有一老妪,望着龙舟,双眼已经流不下泪,她全家没有死在逃荒的路上,而是死在了城外。 因为她们没有银子,只有她一个人活到了现在。 她的夫君死了,她的三个儿子死了,三个儿媳死了两个,一个被买进府里当了丫鬟,就给了两升米,就两升米啊。 四个孙子死了,三个孙女也死了。 全部都死了。 如今看到了生希望,可她并没有任何一丝丝喜悦。 取而代之是麻木。 是沉默。 因为对她来说,生与死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然而,对于城内米商来说,他们脸色无比难看。 朝廷粮食运来了。 官仓开放。 这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们的米再也不能卖天价。 一时之间,这些米商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可真正麻的是这些外乡人。 他们连夜赶来,就是为了赚一笔快钱。 可没想到的是,朝廷的粮食运到了,这就意味着江宁府不缺粮食了。 而他们现在如果把粮食运走,先不说成本有多夸张,这一路上的耗损也不小啊。 再者,运回去做什么?自己家吃吗? 都装麻袋了,还吃? 卖的话,估计又要被米商狠狠压价,完全是得不偿失啊。 一时之间,这群外乡人开始疯狂压价。 什么三百两,一百两的。 十两银子就买。 可惜的是,难民压根就无视他们,有免费的粮食不吃,吃你这种粮食? 十两银子? 五两银子都不卖。 不过也有一些人还是有些提防,担心朝廷运的粮不够,所以主动来买。 十两银子一石。 可其他外乡人看到这一幕,肯定不干啊。 直接降价。 九两,八两,七两,六两,到最后价格降到五两银子一石,再少了也不会有人卖,毕竟血亏。 五两银子刚刚好,正常米商如果打压价格,他们卖是三四两一石。 现在卖掉,能够变现就当白跑一趟,为国家效力,也亏不到哪里去。 而且早点卖掉早点回去,总不能一直在这里风餐露宿吧? 第一批卖掉粮食人,立刻收拾东西回去,回去的路上,看到无数人都在运粮,这帮人满脸笑容,什么都不说,就特意营造一种大赚特赚的感觉。 倒不是故意使坏,这帮人想法也简单,就当做是帮难民一把,如果现在要是说没赚,这帮人掉头回去,那岂不是只有自己一家亏了? 不过也有人吐苦水说没赚,说朝廷运粮来了。 可结果呢? 得来的全是骂声,什么你自己赚了银子,就不让我们赚?平时没看出来你是这种人啊。 总而言之,大势已定,根本就不可能逆转。 府内。 所有米商聚集,一个个愁眉苦脸。 随着郑公出现后。 众人纷纷起身,你一句我一句,想问一问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时。 郑公的怒斥声不由响起。 “现在知道来找老夫了?” “之前去哪里了?” “让你们不要卖这么高,不要卖这么高,你们就是听,如今民怨四起,又有大量外乡人过来卖米,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郑公也是被气的不行。 按他的意思,价格稳定在六十两,即便是有外乡人过来卖米,完全可以打压,然后低价收过来,再高价卖出去,形成良性循环。 可问题是这帮人卖的太凶了。 动辄就是几百两银子,实际上根本卖不到这么多银子,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然而这帮人也跟着涨价,让这些外乡人也纷纷开高价。 他们想要收购也没用,总不可能真三百两四百两银子收一石?这要是收了,引来的人岂不是更多? 可以说,这场粮灾,可能彻彻底底被化解了。 “郑公啊,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您快给我们想想主意吧。” “我们知错了,知错了。” 众人纷纷开口,骂他们接受,可先想出办法才是王道啊。 望着众人这般,郑公也深深吸了口气,木已成舟,的确骂也没用。 “接下来都听我的,不然的话,都别想发财。” “朝廷运粮来,并不是一件坏事,外乡人就不敢过来运粮了。” “而且现在外面的小粮商,一个个低价出手,你们现在出面,把这些粮食全部买来。” “主道全部被毁,朝廷运来的粮食,绝对不会太多,最多撑个十日,算上官仓还有一些,加起来二十日差不多了。” “只要等这二十日过去,我等就可以继续高价卖粮。” “但在这个时候,你们不要再贪图小利,稳住即可。” “知道吗?” 郑公开口。 他并不认为朝廷能运来多少粮食,只要坚持二十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可话虽然是这样说的。 众人听后,却只是点了点头,但内心还是有很多焦虑以及反感。 一直让我们稳住稳住。 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你说朝廷给的粮不多? 你怎么不去看看龙舟有多少艘啊,朝廷连龙舟这种东西都搬出来了,你还在这里抱着侥幸? 这是众人的想法。 可明面上却不敢说,都是笑着答应。 随后,郑公离开,他还有事要办,该说的也说完了。 等郑公一走,众人也离开,只不过三五成群,各自有各自的群体,开始各种议论。 而且回家路上,一辆辆粮车经过他们面前,百姓无比激动。 各种声音也响起。 什么有粮了,不用担心了。 什么这帮狗商这下要亏死,马上丰收一来,他们屯的粮都要成为陈米,到时候亏的血本无归。 这种言论太多了。 一两句还好,可说多了以后,这帮人心里也发憷啊。 陈米和粮米完全是两个概念,价格也极大,江宁郡本身就是鱼米之乡,米价其实一直都不会太贵,六两银子是新米,一般陈米价格就是三两,行情好的时候四两。 他们收购这些粮食,成本就不止六两啊,毕竟之前有内幕消息,要是真亏了,那就是真正的血本无归。 “他娘的,一直让我们稳住,稳住,他肯定无所谓啊,他有钱有势,又不是主做米商的,当真亏了,还有其他收入,我们这次要是亏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有人忍不住开口,终于爆发了。 “就是就是。” “我看啊,这就是想要让我们送死,还让我们继续收购?拿什么收购?” “得了,别管那么多了,直接卖吧,马上又要大丰收了,这要是不卖,到时候真是亏到娘家去了,咱们定个数,五两五一石,有多少卖多少。” “可别呛价,这价格已经亏了。” “行,就按这个说法,权当做行善积德。” 一时之间,这些商人也不废话,彻底坐不住了。 一个个回去,开始压低价格,贩卖粮食。 而这消息也一瞬间传到外面去了。 商人降低价格,这可不是小事啊,等传到外面时,这些外乡卖米的更是一个个跳起脚骂娘。 觉得这帮米商真是吃绝户。 但有什么办法? 只能赶紧卖啊。 价格最终硬生生压到了四两银子一石,刚好不亏银子,但要说赚就根本赚不到了,只能说真正的白跑,打免费工。 要不是想着就当来赈灾,不然心里肯定憋屈死了。 外面降价,里面的商贩也开始降价了。 四两就四两,现在比的就是谁先出货。 价格跌到四两银子一石,这下子官府坐不住了,直接派人去买。 不过没有光明正大,而是派一些手下,大肆购买,都不急着运过去,直接签单就行。 反正粮食就在府内,单子签下来了,不怕你跑路,你总不可能扛着几万石粮食跑吧? 如此,仅仅只是几个时辰的时间。 郡守府内。 张旸看着堆积如山的粮单,笑的根本合不拢嘴。 按理说,发生这样的灾祸,粮价十两银子一石,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两银子一石,这绝对是稳赚的买卖啊。 四万两就是一万石。 四百万两就是百万石。 朝廷之前预计拨款至少是几萬萬两,現在最多只需要两千万两白银,就可以彻底解决未来三四个月的粮食问题。 毕竟丰收在即,可能都要不了这么多银两。 “神计,神计,这当真是神计啊,陛下怎么会这般聪慧啊。” 张旸一边笑,同時也一边好奇,皇帝怎么如此聪慧。 不过他也没闲着,等粮单到手,第一时间写奏折,同时找来顾宁涯,请他送回宫中给陛下看。 同时,张旸看着顾宁涯,也不断夸赞皇帝圣明。 但顾宁涯直接开始了。 “跟陛下没太大关系,这计谋主要是我侄子想出来的,当然也是受我启发。” 话说完,张旸傻了。 “张大人,你不会觉得我顾宁涯没这个脑子吧?” 看着张旸的反应,顾宁涯有些没好气,自己跑东跑西,这几天一顿好饭都没吃过,占点功劳不过分吧? “不是不是,你是说这策略,是你那个侄子顾锦年所写?那个著出千古文章的顾锦年?” 张旸惊愕了。 “这不废话,行了,懒得跟你这种鼠目寸光之人啰嗦。” “这事解决了,你也算是欠我一个大恩情,以后我来江宁郡,要还是这样招待,你就别怪我顾老六对你不客气。” 顾宁涯不想多聊什么,直接带着奏折离开,赶紧去复命。 而张旸也彻底愣在原地。 如此。 一直到翌日子时。 顾宁涯已经飞奔而来。 手持金令。 无视一切。 直接入宫。 将奏折献给还未入睡的永盛大帝。 --- --- 这句话突破99的本章说,后面还有一更一万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