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八章 董书恒的爱好
万卷经笥>历史>回到清朝做盐商>第六二八章 董书恒的爱好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六二八章 董书恒的爱好

作者:独孤赏月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2-03-08 02:42:36

“三万人应该够了,至少能够让弛利签下城下之盟。还有靖海伯说的麦哲伦海峡地区应该可以要过来。那里对弛利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长远利益,现在他们连海军都没有了,还怎么管的了那里。”

“现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了,将那里交给大嘤帝国管理那样就麻烦了。”蔡启明对周边的几个国家都极为了解。

在坐的诸位也就是他能够对这件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执政,厄瓜多的事情,我认为不用急,咱们先跟他们在外交上沟通。但是弛利共和国那边最好先去搞定。”蔡启明很快进入了角色。

东华王国现在的班子都是当初跟他一起过来的。

所以蔡启明说起话来丝毫不需要客气。

董书同倒是陷入了思考。他并不是一个十分果决的人。

“执政,我也同意蔡大人的意见。从国力上看,弛利比厄瓜多要强多了。他们对咱们东华的威胁显然更大。”聂大华也建议道。

从海军的角度来说,弛利的确是一个威胁。

而如果击败了弛利共和国的话,占领了麦哲伦海峡,限制了弛利海军的发展,东华海军在东南太平洋地区就将占有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好,那么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董书同能够看出来,在座的诸位除了田方对此不置可否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支持这个方案的。

相比于厄瓜多,向南攻略弛利显然对东华更加的有力。

弛利是安第斯山脉西边的一个狭长地带,他的东边是波力威亚以及廷根联邦。

廷根联邦跟弛利隔着安第斯山脉,双方之间的联通一点都不方便。

另外,弛利共和国的南部跟马普切人以及特胡尔切人接壤。

现在东华已经开始跟这两个南阿米利亚地区依然独立的大部族建立了联系。

这些土著居民才是东华王国的天然盟友。

珠穆实际上早就已经派人去跟他们建立联系,双方已经初步结盟。

东华王国可以为他们提供武器,帮助他们抵御廷根联邦的不断南侵。

廷根联邦依靠着潘帕斯大草原,畜牧业非常发达。

他们一直在向南方入侵,压缩马普切人以及特胡尔切人的生存空间。

这两个殷地安部族其实也非常英勇善战,但是他们的武器大都还是弓箭、长矛,与廷根联邦相去甚远。

每次反抗都要吃武器上的亏。

东华递过来了橄榄枝,两家自然是赶紧接住。

东华现在要是将弛利干趴下来,那么跟那两个势力的交往就方便多了。

到时候局势就将扭转,变成了廷根联邦被前后夹击。

所以还是要先办弛利共和国。

田方出于陆军的角度去考虑。这个时候去搞一场灭国之战的话,需要牵扯到很多的资源和精力。

这将对东华现在的防御战略带来很大的影响。

现在东华的陆军总量虽然也有十几万,在南阿米利亚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了。

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树敌太多,现在海防的一面算是安全了,但是另外三面国土都要大量的兵力守卫。

即使是南部的波力威亚也不能完全放心。

第二个就是东华的军队有很大一部分都缺乏训练。尤其是军队中的那些殷地安人,他们组织性、纪律性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华人士兵和殷地安人士兵之间还需要不断的磨合。

好在大家对于东华王国的认同感还是很强的。

印第安觉得女王是殷地安人,王国建立之后,殷地安人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至少现在他们还是满意的。

华人们则觉得让殷地安人做女王,并没有什么,以后这个国家还不是执政大人的子嗣继承。

而且华人才是最大的受益群体。殷地安人只是分到了一些土地。华人则掌控了东华王国的国家命脉。

一周之后,修整好了的东华舰队再次南下,随同南下的还有三万抽点出来的陆军。

他们先是进攻了占领波力威亚沿海地区的鲁斯图将军。

这次鲁斯图再没有地方可逃了。要么他们就只能逃到沙漠里面吃沙子。

阿卡塔马沙漠看似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但是这里在后世可是探出世界最大的硝石矿。

西边的三个国家还为此打了一场大战。

此时东华军进入这里仅仅是为了消灭这里的鲁斯图蜜卢叛军。

顺便将这里作为进攻弛利共和国的跳板。这里也不会再还给波力威亚。波力威亚现在作为投降了东华的战败国还没有能力将这里要回去。

鲁斯图在毁灭和吃沙子之外,选择了投降。东华军承诺不杀他,还给他留下一定的财产。

东华海军这次还俘虏了一支随着鲁斯图逃到伊基克的小型蜜卢海军舰队。

随后东华陆军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在海军的配合下攻陷一个个弛利的沿海城镇。

驰利似乎没有东华人想像的那么难打。

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就打到了弛利的首都圣地亚哥。

而此时弛利人向廷根联邦求来的救兵还没有翻阅安第斯山脉。

圣地亚哥官方此时不得不在谈判桌上妥协。

他们答应了东华王国十分苛刻的条件。

原本弛利共和国只要割土赔款就好了。

但是现在蔡启明将原本的条件全部推翻。

仅仅答应给弛利一个自治共和国的地位。

他们将成为东华王国的一部分。

这个自治共和国的领土也仅仅局限在圣地亚哥的周围。

其南部和北部的大量领土划给了东华王国。

东华王国的领土也因此向南拓展,扩大了将近一倍。

这是那天他们在会议桌上所没有想到的。

董书同将南部的麦哲伦区域改成海角大区。并且在水道的东西两端修建海防要塞。

这个事情自然受到了大嘤帝国的强烈反对。

但是这次大嘤帝国并没有出兵,他们现在的主要力量都投入在英印殖民地。

根本就不想跑到偏僻的南阿米利亚来打仗。

况且东华现在拥有两艘铁甲舰,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最后只能拉着欧罗巴的国家对东华实施最严厉的制裁。

他们不允许东华王国的东西出现在欧罗巴的市场。

但是他们的这一决定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遵守。至少普鲁士还要从东华进口硝石。

金边的天气炎热潮湿,哪怕是在农历十一月份依然是如此。

董书恒穿着一件棉布单衣。棉布的吸汗效果最好,在这种炎热的地方穿实际上比丝绸还要舒服。

况且以董书恒的身份根本也不需要丝绸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笃姬换上了一件长袖碎花裙子,裙摆只到脚踝位置,露出了脚上的硬底布鞋。

这种露出脚踝的裙子,现在已经在一些职业女性和富家千金中流行起来的。

在复兴军新生活运动的宣传之下,女性群体也在渐渐改变,变得更加的开放。

笃姬知道董书恒是女***运动的支持者,所以她的这身装束不仅仅是出自自己本心,也是为了迎合董书恒。

“今天的裙子很漂亮哈!”董书恒随口赞了一声。

“多谢总统。”笃姬颔首谢道。她知道董书恒肯定没有下文了。

“这里的河水有些混浊呢!”笃姬说道。

他们现在在澜沧江的下游已经要到河口三角洲地区了。

在这里,大河中携带的泥沙量达到了峰值。

不过也正是这样才孕育出南圻这样一个适合耕种的河口三角洲地带。

“泥沙是这河口土地的养分,但是这也是以上游的水土流失为代价的。”

“我们还是要做好沿岸森林的保护,。一味地索取终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应。”董书恒意味深长地说到。

“这就是总统您颁发山林法案,让他们砍伐一颗树木就要栽种一颗树木的原因吧。”笃姬问道。

“是啊,但是这样做也不一定能够控制住树林的减少。最根本的还是大家要认识到砍伐树木带来的危害。大自然有时候对我们太过温和了,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对它要敬畏。”

笃姬知道董书恒时常会表现出对人类开发大自然的担忧,但是他自己又在带着华夏进行工业化。

工业化自然就涉及到对自然改造。

这看似是矛盾的。

但是董书恒自己知道,工业化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工业化初期以及中间阶段对环境的破坏是最大的。

董书恒不可能不进行工业化,那样只会让华夏沦为别人的商品输出地和原材料供应地,只会加大对自然的掠夺。

董书恒现在为什么要急着进入电气化,因为那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工业化形势。

而越是高级的工业化形势对自然的伤害就越小。

等到他的水电布局好了之后,等到他解决了电力远距离传输的问题之后,蒸汽火车,甚至是现在刚刚出来柴油机车就都可以逐步淘汰了。

“笃姬,以后我们可以依靠电池就可以在陆上行车,在海中行船,甚至是在天上飞。”董书恒笑着说道。

“嘻嘻,总统,您又在说自己的梦境了吧。”

董书恒经常会描述一些他自己所谓的未来世界,大家都已经习惯地称其为总统的梦境。

董书恒没有说话。

此时人类早已经有了热气球。飞到天上在西方早已不再是科幻的事情。

更加高级的飞艇,也已经问世了。

世界上第一艘飞艇是法国工程师h·吉法尔于1852年发明的。

橄榄型的飞艇长44米,直径12米,在软式气囊下有一三角型风帆用来操纵飞行方向,在吊篮内装有一台仅3马力的蒸汽发动机驱动一副三叶螺旋桨。

1852年9月24日,吉法尔从巴黎马戏场起飞,以大约8公里的时速飞行到28公里外的德拉普。

董书恒知道,飞艇发展的瓶颈是驱动装置。好在他现在已经率先发明了实用的内燃机。

内燃机使飞艇有了重量更轻、效率更高、也更安全的动力装置。

现在复兴军的飞行实验室中已经定型了第一款飞艇。

董书恒给它们起的名字是鲲鹏。

复兴军的“鲲鹏一号”还是实用氢气填充,但是已经是硬是飞艇了。

董书恒记忆中飞艇应该是像齐柏林飞艇那样的。

他让人用比较轻的铝作为飞艇的骨架。

复兴军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开发山西、河南的铝土矿了,铝的冶炼离不开电力,而董书恒恰恰比较重视电力。

“鲲鹏一号”的长度是135米,直径达到了十三米,尾部装有方向舵和升降舵。

底下安装了前后两个吊舱。每个吊舱都有一台内燃发动机。

它可以升到一千米的高空,然后以最快80公里的时速前进。

这项试验现在还在保密阶段。

但是董书恒相信,这次自己回去之后,应该就要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董书恒急着改进飞艇,并不仅仅是为了军事上的目的,还是为今后的运输。

相对的飞机来说,飞艇是一种更加环保的空中运输工具。

但是一战中飞艇在军事上的失败,却硬生生地将这个对人类有益的发明给扼杀掉了。

以至于后世的飞艇仅仅能够作为空中的移动广告牌。

就像是电力的应用被石油给耽搁一样。

飞艇的发展也是被那些战争中崛起的飞机制造商给耽搁了。

现在还为时不晚,董书恒从现在做起,说不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水师船队穿过浪沧江下游宽阔的河面。

江面上不时有不知名的水鸟穿梭。

一群江豚跑到董书恒所在的炮艇前方快速地游动,就像是引航员一般。

这里平时的时候会有一些水上人家。

这些人没有土地,就生活在船上,他们很少上岸,渐渐地跟岸上的人都产生了一定的人种差异。

不过董书恒所在的中军是看不到这些人的,前头开路的水师船队应该已经将那些渔船给驱赶开来。

这里面肯定也有南圻的探子,但是复兴军并不在意。

这次复兴军出兵将近四万,就没有准备瞒着对方。

董书恒手中有一个新编师,还有一个暹罗仆从军师。

另外两个主力师都被彭玉麟带到北边去了。

董书恒之所以带着一个仆从军师,主要为了让这些人干点脏活。

大家都知道,董书恒在打仗的时候还是比较洁身自好的。脏活肯定是要仆从军来做。

董书恒使唤起小弟来一点都不会客气的。

金边与南圻交界的地方还是比较原始的,河道的两岸都是茂密的森林。

各种野兽和鸟类的叫声甚至压过了炮艇的噪音传到了董书恒的耳中。

董书恒甚至在江边的密林中发现了一支老虎到江边喝水。

穿过了这片密林就要到南圻人口密集的农耕区了。

这里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经过的盛产稻米的占城。

“真是一块好地方啊!”董书恒在心中感叹。

收藏土地才是他董书恒最大的爱好呢!

ps:求月票,求推荐!

第六二八章 董书恒的爱好

过年啦,有灵根的书友在路途上都用这个app朗读听书换源追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