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〇〇章 杨洋的计划
万卷经笥>历史>回到清朝做盐商>第八〇〇章 杨洋的计划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八〇〇章 杨洋的计划

作者:独孤赏月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2-08-15 04:39:57

而杨洋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本土现在经济处在上升期,还能够按照董书恒制定的分工模式与大华夏圈其他国家发展正常的关系。

但是时间长了,随着本土工业的膨胀,内部消耗不掉那么多的商品了。

他们也会跟嘤国一样向外倾销自己的商品。

那么到时候大华夏圈的其他小国就要成为本土商品的倾销地。

这对当地的经济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交易是一种相对的活动。其进行过程中的自由、平等非常的重要。

“杨先生,您是当世的大儒,能够来我们狮城游学访问,是狮城所有海外华人的荣幸。”林家主平时也是一个好学问的人。

此时作为主人,自然一番恭维。

杨洋这个人长着国字脸,不像大部分人已经剪了短发,他却是束发高冠,

不苟言笑的说话方式,让他显得极为方正。

“林老先生过奖了,你们身为海外华人为华族守土,开拓华人的生存空间,对整个华族那是有着巨大历史贡献的,这才是最令人钦佩的。”

“杨某只是一届书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救国。只是喜欢钻象牙塔,研究研究学问,当不起林老先生的夸赞。”杨洋在人前非常谦逊。

不过他可不是一个低调的人。

一群人聊了一会儿,杨洋就开始推销起自己的理论来。

“林先生,大家想必也知道我们的大总统,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扩大华族的生存空间。他开创了一个庞大的本土,又帮助华人在海外建立国家。”

“诸位,大华夏圈是什么?那是一华诸夏,一华就是指我们有共同的文化,诸夏就是大家因为地域的原因分为一个个邦国。这就像当年的周天子分封诸国。”

“但是现在少了一环,大总统觉得只要本土强大就能领导诸夏,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忽略了人都是有感情的。本土的后继者未必有总统这样博大的胸怀。”

见到这个杨洋说到了正点上,林先生赶紧附和:“杨先生说的对,大总统是胸怀天下华人的,这一点我们都是信服的,是他让海外的华人也做了主人。”

“但是杨先生,这大总统是不愿意坐上那大位的,您也是知道的,这种大事儿,我们说说倒也没什么,现在的复兴军不因言治罪。只是这件事情,怕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啊。”

杨洋见林老先生代表众人问出了问题的关键,赶紧说道:“大总统是不愿意在本土坐上那把交椅,那是因为他不想走历朝历代,各个王朝的老路。但是以他的功绩却可以整个大华夏圈的共主,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本土了,本土该是什么制度,还是什么制度。”

“杨先生,这是您的意思,还是大总统的意思?”此时狮城的统治吴鑫问道,他代表了狮城华人的官方。

“这自然是我的意思,有很多人说我是在帮大总统做事,我必须要澄清一下,我是从来没见过总统的,这个事情可不能冒充,那可是要担罪责的。”

“好,杨先生光明磊落,令人佩服。但是杨先生您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吴先生,杨某只是一届书生,但是书生都有自己的执着。杨某的执着就是让这难得的盛世延续下去,而不是昙花一现。”

“吴先生学的新学,自然知道这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其年纪轻轻,依靠自己个人卓越的统兵能力打下一个横贯东西的庞大帝国。但是呢,天妒英才,其英年早逝,整个大帝国瞬间就分崩离析。要是这个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将整个势力给整合了,那么这个庞大的帝国说不定还能延续下去。”

“杨先生的意思是现在的复兴军创立的制度还不完善。”吴鑫问道。

杨洋见所有人都看向自己,而且这个话题已经被打开,索性直接了当地说道:“诸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咱们的这位大总统是有些惫懒的。我这几年研究了大总统的一些做法,发现他是随时准备撂挑子不干的。”

“不像历史上的那些英雄人物,有浓厚的权利**,咱们的这位总统显得有些清心寡欲,这些年他一直在给自己卸掉一些权力。而且你们这个身份应该也知道总统在加华培植势力。”

加华那么大一块地方,大家自然都是知道的,很多家族跟那里还有商业上的联系。

林、吴两家都有自己的公司和商队,自然对那里比较了解。

但是他们都只是以为那里只是一个移民目的地。至于复兴军在那里的势力,他们也是知道的,要不然那里也不会加入到大华夏商贸圈中来啊。

“莫非,总统在那里还真有什么布局不成?”林老先生问道。

“这是当然,知道这事情的人,现在并不少,总统在那里安插了大量的亲信,很显然是要将那里作为自己的一个退路。”

“你们想啊,以总统的威望,他又不登大位,那么今后不管是实行禅让,还是西人的那种选举,又或者是搞个什么党派,那些继任者,有几个能够容得下他?”杨洋故意压低了声音说道。

众人听到杨洋说到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心头都是一惊,没人接这个话。

杨洋见没人说话,继续说道:“总统早就想好了,这个大华夏圈或者是复兴军的内部早晚要出现问题,到时候他是可以脱身而出。”

“但是,大家有没有享想过我们,我们本土的人是不是还要承受乱局,还有你们这些藩属国,到时候本土要是有什么问题,你们能够逃的掉吗?”

“杨先生,这个不会吧,现在本土那么强大。怎么会有问题,现在就是那些欧罗巴国家联合起来也不是本土的对手吧。”一旁的吴老先生此时插嘴说道。

“吴老,这有时候,危险并不是来自外部,就像总统自己所说的,现在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总统在国内行的那套制度也是前无古人。你们应该知道,本土最近出台了一部教育法案,所有的孩子都要去接受教育。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个强制教育法案,在做的都是知道的,毕竟本土的报纸也会传播到这里。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深究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复兴军很有魄力,能够让给所有人都读书。

也有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对此嗤之以鼻。

还有人觉得复兴军好大喜功,一上来就说要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紧接着又是让所有人都能够读上书。

这种一刀切的做派不是好大喜功又是什么?

“这让所有人都读上书,那是好事情啊,怎么会出什么问题呢?”吴家主接着问道。

“诸位,试问,这世上最难管的是什么人?”

“不是商人,不是农民,而是那些读书人,都说读书明理,实际上就是说读书人都有自己的主见,不会盲从别人的话去做。你们想想要是所有的人都是读书人,都要站出来跟官府讲道理,那么这个官府还如何管理百姓?”

“说难听点,咱们过去几千年,官员管民,都叫做牧守一方,也就是说管理一个地方跟放牧有一样。现在羊跟牧羊人一样都有了思想,那么原本牧羊的那一套方法就不合适了。”

“再过上二十年,这些全部都有文化的百姓该怎么管,我想总统他自己都没有想好,所以总统给自己留了后路。他是想把这个问题留给这些会读书的百姓自己去解决。”杨洋的这个道理说的深入浅出,在坐的各位都是华人的精英,自然都能够听懂杨洋话中的意思。

他们几大家族控制了狮城以及周边的海岛,处在了商贸的重要位置,未来是有可能成为那种流传千年的大家族的。

这样的大家族自然是要做一个长远的规划的。

“杨先生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全都将家族的资产向加华地区转移?”

“当然不是,诸位难道还不明白吗?诸位已经跟这里绑定了,离开这里,诸位觉得自己还能保持自己家族的地位吗?”杨洋直接打消了诸位消极的念头。

“杨先生,您说该怎么办呢?”

这个杨洋神神秘秘说了半天,其实就是要推销自己的结论。

这个时候,有人问出来了,杨洋当然不再藏着掖着。

“诸位,咱们啊,可不能将这位总统给放跑了。咱们这位总统年纪轻轻就开始给自己安排后路了,就想着要躺平、摆烂,这怎么行?我们的这个大华夏圈就缺一个共主。”

“但是咱们这位总统可是扭捏的很,我的意思大家干脆在藩属国大会上来一个黄袍加身,让他就任大华夏圈的共主,哪怕是象征性的,也能够将大家扭紧在一起。自古以来,天子之位有德者居之,咱们这位总统这么大的功绩,为华族开拓了那么大的生存空间,完全当得上这个‘德’字。”

“好,杨先生的这个提议好,我们狮城支持。只是这个黄袍加身之后呢。总统毕竟还是总统,他这个帝王又有什么权力,或者说是怎么履职呢?”作为执政官,吴鑫带头提在做的家族代表表态道。

“杨某自然有自己的计划,大家想想,为什么总统要设置一个藩属国大会。难道就是每年让大家聚聚联络感情吗?”

“诸位,不知道了不了解西方人的议会。普鲁士人统一北方各邦之前,就存在一个德意志邦联议会。底下的邦联都是独立的国家,这个议会由各个国家派代表组成,并且拥有一定的权力。”

吴鑫对西方的政治最是了解,很快就听出了杨洋话中的意思。

杨洋是要董书恒成为这个大华夏圈邦联体名义上的君王,利用他的影响力将整个大华夏圈给联合到一起。

让他个人成为整个大华夏圈联系的纽带。

这样并不影响他继续做本土的总统。

而且即使董书恒以后不做本土的总统了,那么他还是整个大华夏圈的共主。

虽然这种邦联体的共主在法理上并不具备什么实权。

但是这要看谁去做了,要是董书恒去做这个共主,那么他就能够发挥出作用来。因为董书恒的威望在这里,他指出了某一个方向,谁又能够出来唱反调呢,那样就是惹起众怒的行为。

“杨先生,这个藩属国代表组成的会议,现在也就是一个谈心会,您的意思是说他还能去改造?”吴鑫问道。

“正是这样,只要总统愿意,他就能够成立大华夏圈邦联体议会,每一个邦联体的主体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口以及整体情况,在这个议会中拥有一定的席位。以后邦联体国家的加入或者是退出都要捅过这个会议,这个会议还可以决定邦联体内部国家之间的条约、公法等。这样它就被赋予了权力,而且以后还可以继续完善,那么本土就也只是大华夏圈的一个个体,今后要是情况有变也不能去随便欺负周边的藩属国。”

“因为那个时候藩属国还有一个邦联体议会和共主可以依靠。”

杨洋的话正和这些藩属国的心意。

大家都担心自己今后会被以大欺小。

这些小国大部分都是家族式统治,要是今后本土要求他们全部还政于民呢,要是宗主国看中了哪块地方,要将这块地方给强行收回来呢?

所以为了以后的长远打算,大家还不如将那个姓董的给推到最顶上去。

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啊。

杨洋这是要董书恒做那个顶天的高个子呢。

这对于董书恒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他并不那种大公无私的人,他只是希望他的家族能够成为那种隐藏在背后,做能够影响操控世界大势的隐形大家族。

但是他并不想做那个明面上共主。

明面上的共主在今后都会成为任由别人摆弄的吉祥物。

什么东西都要被别人摆在明面上。

实际上是一群可怜虫。

杨洋这个人,董书恒早就注意到了,毕竟大部分的主流报刊都控制在魏玉珍的手中。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