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小姑讲古
万卷经笥>都市>三十年变迁录>第44章 小姑讲古

三十年变迁录第44章 小姑讲古

作者:开开说分类:都市更新时间:2022-06-21 22:09:43

见兄弟俩吃惊的样子小姑说道:“要说这事,还要从好久以前说起了!现在先不说,方柱,我看你们这次不像专门来小姑家的,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啊?”

胡方柱:“不满小姑,我是和大队好几个人一起来的,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了,来之前就准备来小姑家看看的,父母惦记着你们。”

小姑:“这就对了,方柱,你有事可以先去忙,记住中午把大队的人都带过来吃饭,不带过来的话,我们自家人没什么,外人会说我家不处事的。”

胡方柱苦笑了一下:“这次还真不行了,我跟她们说好下午在商店这里集合一起回家,他们都走了好一会,我现在去喊都追不上。”

小姑:“看你这事做的,那好吧,等你们集合时候带到家里认认门,不然小姑真要生气啦!”

“一定带,一定带。”胡方柱连续保证。接着问道:“小姑啊,今天家里还有人呢?”

小姑:“你啊!也不看看时间,都去上班了,要等晚上下班才能回来,中午都是吃食堂的。”

“呵呵,”胡方柱尴笑两声:“我们那里也没人上班,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在家里,一时没想到。”接着又说:“小姑,我想出去办点事,大兄留在你这里行不行啊?”

小姑:“你忙正事要紧,‘小勇’留在这正好陪我插呱。”

胡方柱得到小姑批准,站起来告辞,到了门外说道:“小姑,中午我就不回来吃饭了,事情不知道几点才能办完。你们不要等我。”

小姑见胡方柱已经出了大门,也只好答应一声,望着离去的背影:‘好了,小弟家孩子接手了,小弟算是熬出头了!’

胡方树只恨自己忧郁的眼神威力太小,不然能把胡方柱的后背盯出个洞来,‘你们一个个的都跑了,不带我去玩,二哥也真会说,逛街美化成办正事,哼哼。如果不是跟小姑不熟,非告你一状不可。’虽然没能跟着胡方柱一起出去,胡方树脸一转就不把这事放在心上。远了不敢去,附近就有这么多好玩的,都快把眼睛看花了,还有最感兴趣的,小姑还有好故事没讲呢,趁着没人正好请小姑讲听听,中午吃饱饭再去玩不迟。

重新回屋的胡方树,看着小姑一会想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小姑进来里屋出来时,拿出一把糖块来递给胡方树:“小勇,家里没有什么好吃零嘴,这点糖还是中秋节小姑收着的,正好给你吃。”见到胡方树不伸手,猜到这是孩子家里有规矩,把糖块塞到胡方树手里说道:“小姑是家里人,小姑给你就拿着,等你回家跟你‘大’说,他不会吵你的。”

胡方树看到糖块的样式就知道这个比自己过节和盖房子上梁的都要好,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这不是我好吃的【念第二声,嘴馋的意思】,小姑硬塞给我。’有了借口也就半推半就的接过了糖块。抬头想把请小姑讲故事的要求提出。还没开口,小姑先说了:“看你几次有话要说的样子,吞吞吐吐的干吗?跟小姑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吗?”

既然被小姑看出来了,胡方树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了胡方树的话,小姑笑道:“没看出来,我这小侄儿还喜欢听老事情了。”

胡方树:“小姑,我还小的时候就喜欢到我们街上听唱书了【唱书:类似于京东大鼓的民间娱乐】。嘿嘿。”

“既然你喜欢听,现在正好也没事,小姑就讲给你听听,我要是不讲,再过多少年更没有人想起来讲给你们听了,你大伯跟你父亲也不容易跟你们聊这些陈年往事。”小姑说完眼神越过胡方树,看向了门外的远方,慢慢的讲了起来。

胡家原来并不是东海省的,老家还在很远的内地大省,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胡家有祖辈传下来的木匠手艺,开着木匠铺,虽算不上大户人家,却也是过得殷实,男丁无一不识字,因为朝代变迁,外邦入侵,到了胡方树爷爷辈当家的时候,已经到了只能维持温饱的程度。可惜的这种日子都没过多久,又遇到了兵荒马乱和自然灾害,胡家老一辈的商议后决定,各家带着自己的儿女四处分散逃荒,希望能有一支或两支留下一些后人,不至于断了香火传承。

胡方树的爷爷带着两对儿女往南一路逃难,当时的胡小爹只有几岁,大伯二十多岁,一路上吃苦受罪的熬到东海省,港城市,当时的港城市比一个镇大不了多少,好在还能凭着识字和体力一家人混个半饱,后来逃难的人越聚越多,港城市也待不下去了,再想逃难一口干粮都没有,万般无奈,答应了先前提出要小姑给他家当童养媳的严家,严家答应小姑进门以后会当成自家人一样看待,长大嫁给儿子当媳妇,绝不转卖等等条件,做了契约,得到严家资助了一些干粮,严家又指引了方向,胡家一家五口又开始逃难的历程。

逃了几十里地,来到了板城镇,又把十六七岁的大姑嫁给了当地的人家,可以说胡方树的爷爷为了保住两个儿子把女儿送了出去,当然也是希望女儿能不被饿死。活下来才是目的。等到大姑嫁人之后,只剩四口人的胡家逃到了三星镇。

三星镇这里没有闹年荒,周围还有大片的土地,胡家爷爷感觉在这里凭手艺饿不死人,就在街外没人住的地方垒砌了几间小草房安了家,好在三星镇没有几家木匠,胡家手艺又好,就这样胡家在三星镇住了下来,后来胡方树的大伯娶了三星镇当地人家闺女做媳妇,又过了几年,胡小爹和胡小奶成亲,不久后胡方树爷爷奶奶相继去世,胡小爹和哥哥分家另立门户。

胡小爹夫妻俩好几年没有生育,等生了第一个女儿又没能养活,直到解放后才有了胡方森,解放后没两年,三星镇把手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铁木生产社,胡小爹是铁木生产社创始人之一,后改为生产社,

胡家兄弟俩进入生产社上班,算是真正的三星镇人了,日子走上正轨以后,又响应国家号召多生孩子,等到胡方树大姐出生以后,遇到了******,接着又有了二姐胡方桃,胡小爹眼看着孩子都养不起,这才托人找关系把户口迁到了西城大队。

至于小姑说的不是胡家帮衬,严家不知道会饿死几个人了。那是在胡家搬到西城不久,小姑的公公带着小姑夫妻俩找到了三星镇,说是上门认亲的,实际是求助,自然灾害让港城市区的日子也不好过,临走的时候,胡小爹兄弟俩把家中能吃的东西分了一半让小姑家带走,以后隔一段时间严家都会来人,在胡家粮食也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胡小爹带着严家人,到周围地里刨各种能吃野菜,野草根茎,这才让严家没有饿死人。

胡方树默默的听小姑讲完,小姑摸了一下眼角的泪水,看着胡方树说道:“自从那年以后,我才算是正式的严家人,童养媳和明媒正娶的媳妇是不能比的,除去为了夫家生孩子,其他时间只能算是个丫鬟,不管到什么时候,娘家发达了,嫁出去的闺女才算得上人啊!”

胡方树看着小姑的白发,担心的问道:“小姑,那你现在呢?”

小姑听到噗呲一笑:“你个傻孩子,你小姑现在有七个孩子,严家数我辈分最高,我早已是当家奶奶了。哈哈!”

聊完往事,小姑又问了胡小爹和胡小奶身体还好吗?家里日子过的怎么样?胡方树当然是一点也不隐瞒,将胡家最近的大事全部汇报了一下,听得小姑乐得眼睛笑成一条缝,一个劲的说‘我们老胡家要发达了’,眼泪更是流个不停。

正聊着,有人推门进来,‘俺妈,我喊你怎么都不答应一声啊?哎,我们家来亲戚啦!’

胡方树见到来人赶紧站了起来,来人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小姑指着胡方树说道:“你猜猜他是谁?”

来人盯着胡方树转了一圈,最后摇了摇头:“俺妈,我实在认不出来,是不是哪个表哥家的侄儿哦。”

小姑:“你找打啦,他是你表弟,小舅家的。”说完笑着告诉胡方树:“你大表姐严秀珍,你们还没见过。”

严秀珍:“啊!小表弟啊,小舅家的,呵呵,越看越像了,都是小眼睛却很好看的样子。”

胡方树内心在呐喊‘大表姐你这么大年纪了,求你别夸我行不行!’

一边的小姑笑到:“看你这傻样,我们老胡家眼小怎么了,脑袋聪明就行。”

严秀珍:“俺妈我知道了,您老胡家人都聪明哦。几十年了,还天天不忘你是老胡家的,呵呵。”

“不要闹了,你怎么这个时候来家了,不是上班时间吗?你一人跑来,你家里人午饭有人做吗?”小姑一连串的问题扔了过去。

严秀珍:“俺妈唉,我们厂麻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